Friday, April 3, 2020

淺說天線 (From the forum)

淺說天線

不同的收音機都要天線才可以收到signal . 而現在手機用的radio app 都有用天線, 只是入面的晶片有沒有被lock功能 

只是如果要聽收音機的話, 一定要收得好才行. 收得好的收音機可以聽出動容聲色而不硬板. 
很多人說收音機不好聲, 求其, 是因為沒有理過收音機接收的天線和位置. 安置收音機的地方也是一個學問. 收音機不要放在金屬壁旁 (如, 雪櫃), 因為電波會被擋. 至於 摩打 (風扇, 冷氣機),  wifi router 旁都不可以, 因為會被干擾. 

用天線時要指向發射站, 比如是飛鵝山, 歌賦山等. 不同的地區又有不同調頻, 值得留意. 

在此說收音機天線時, 要連帶少少電視的成份. 

以前的收音機天線大多是300ohm. 在過去50-60年代的電視機都有用. 以前畫電視時不就是要畫一對兔耳嗎? 就是那個被叫做Rabbit Ears 的機頂天線 (不是另外插電的signal booster) , 又或者一對角插在電視機背 (所以有些機背有一個空洞) 這種舊式的天線只在平地, 空廣, 近發射站的地方, 美加地方最常見. 

香港是在60年代尾, 70年代起流行電視. 
又因為香港的鋼根大廈多,  用兔耳的效果真是麻麻地, 又或者不行, 所以用了八木天線 (魚骨天線) , 早年是"王"字型 (以前50年代尾-60年代日本常見, 屋頂有一支)  
後來就是今日在唐樓見的 魚骨. 還有一直都存在的就是那種申縮天線. 

Rabbit Ears , 八木都是用來收UHF/VHF 為主, 在FM收音機都可以用 (FM 88-108MHz 是在VHF(30-300MHz) 之內).  
也因此以前是有分線器, 一旁是TV, 另一旁是收音機用.  現在就算不用在TV上, 也可以用在收音機.  

收音機用的300ohm絲帶T型天線(dipole antenna) 已市面絕種, 不過還是可以在網上買到.  原本一捲的在打開之後是有2個末端 , 程T 型 . 自已DIY都可以. 
好多時收音機背會有 T 型的圖示意, 又或者2口螺絲 示意.
有些大的座枱收音機已內置了天線, 也是T型的, 在機頂內, 所以會看見機背有天線由機內引出來, 插入天線插. 

後來....我印象中80年代已轉現在75ohm.  在300 ohm中轉用75ohm 要加一個轉插. 
事實T型天線都可以用 75ohm的DIY出來. 

不同種的天線是有自己的特性, 300ohm 和 75 ohm 都有出入 , 網上打75 ohm vs 300 ohm fm antenna有好多文章
我不是無線電專家, 仔細的不太會說.  
只是如果找一下無線電的forum, 會找到更多的天線種類. 有些是室外, 有些是室內用. 一定要分清楚. 
室外用的比較大型, 佔地方. 室內的....今天可想找一個signal booster 也難了 

Signal booster有些是連天線一起, 不同的地方是他們都被加了電源, 令signal 增強. 
在以前的模擬TV訊號還是有用的, 今天就沒了 . 模擬訊號只剩下收音機.

Grundig 5010 Radio finally arrived 蓬蓬声十足

After much waiting, my Grundig has finally arrived. It was well packed and in addition to double boxes, there is a protectve wooden box to protect during transportation. I have  to buy a hammer in order to remove the wooden exterior box. The Grundig 5010 is the most powerful monophonic device ever built by this brand. 

Grundig produced various classes of appliances. Those in the 1xxx series are the cheapest, those in the 2xxx and 3xxx series are middle class, those in the 4xxx and 5xxx series are high class. Obviously the 5010 belongs to the higher class series, and it shows.


  • The electronic circuit of the 5010 is the most elaborate one could imagine in a commercial device built in 1952. The final stage is made up of a pair of powerful EL12 in Push-Pull. No other manufacturer has used these expensive valves in pairs. 
  • The output transformers are two, separate, one for the low and one for the medium-high. The one for the bass has double secondary winding, one for the mid-woofer and one for the feedback circuit.
  • The medium-high transformer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double secondary winding, one for the cone mid-tweeter and one for the electrostatic tweeter.
  • The bass and treble crossovers consist of capacitor and inductance networks. Truly remarkable.
  • Tone controls are applied on the feedback network, further reducing distortion, but risking introducing instability when the potentiometers are in their extreme positions.
  • The phase reversal for push-pull is obtained by a double ECC40 triode, where each section pilots one of the two EL12s.
  • The preamplifier is composed of the triode of an EABC80.
  • The filtering of the power supply consists of a Pi-Greek filter of capacitors and inductance.
  • The FM antenna circuit consists of an EF80 pentode and the local oscillator from an EC92 triode.
  • The variable capacitor is composed of many sections being unique, for the AM and FM bands.

The interior of the Grundig is very clean and it comes with the Siemens EL12 tubes.Perhaps at the later stage, I may want to try some vintage EL12 tubes.

There are three loudspeakers, all produced by Grundig. The main wide band measures 13.8 in of width for 7.9 in of height. It covers a part of the radio's width and that is so big. A very interesting feature is that they are equipped with an adjustable basket. This allows me to center the cone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magnetic system.

The electrostatic tweeter is mounted in front of the main broadband. This gives a remarkable sense of presence to the musical reproduction. The coaxial speakers allow to locate the position, the depth with respect to the listener, of the various instruments or of the voice with remarkable precision. It is a solution that I have always appreciated and that is found in the best radio sets.

The mid-tweeter has an oversized magnet. It has to tolerate considerable power peaks because it is cut very low. The acute are unexpectedly crystalline whilst remaining very sweet. The cones are cellulose treated and they are to this day in perfect condition, without any deformation or structural failure. The radio was built when they had to last "at least" the life time of the owner. From 195/3 till now, perhaps, I am the 3rd or 4th owners of the Radio.


Both the Grundig 5010 and Telefunken Opus 7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elefunken sounded more more elegant and the Grundig 5010 sounded with good base and powerful hifi sound. I was truly overwelmed by the Grundig sound! 蓬蓬声十足




Thursday, April 2, 2020

Telefunken Opus 7 versus Grundig 5010

The two kings of the Radio Telefunken Opus 7 versus Grundig 5010. The Grundig 5010 is bigger than the Telefunken Opus 7 plus it has one extra tube.








Grundig 5010 brochure

Grundig 5010是该品牌有史以来功能最强大的单声道设备。Grundig生产了各种类型的电器。 1xxx系列中的价格最便宜,2xxx3xxx系列中的价格是中产阶级,4xxx5xxx系列中的价格最高。

显然,它显示了5010属于较高级别的系列。5010的电子电路是在1952年制造的商用设备中可以想象到的最精细的电路。最后一级由一对推挽式功能强大的EL12组成。 没有其他制造商成对使用这些昂贵的阀门。输出变压器是两个单独的,一个用于低端,一个用于中高端。

一个用于低音,具有二次绕组,一个用于中低音扬声器,另一个用于反馈电路。中高变压器还配有一个双次级绕组,一个次级绕组用于锥形中音高音扬声器,另一个用于静电高音扬声器。低音和高音分频器由电容器和电感网络组成。 真的很棒。

在反馈网络上应用了音调控制,可以进一步减少失真,但是当电位计处于其极限位置时,可能会导致不稳定。推挽式反相通过双ECC40三极管实现,其中每个部分控制两个EL12之一。
前置放大器由EABC80的三极管组成。电源的滤波由电容器和电感的Pi-Greek滤波器组成。

FM天线电路由EF80五极管和EC92三极管的本地振荡器组成。可变电容器由AMFM频段的许多独特部分组成。

This is a brochure for Grundig 5010






Wednesday, April 1, 2020

齐来收听五、六十年代西德古董真空管收音机阿明(原载香港《发烧音响》2001年8月号)

近月笔者有个新玩意,就是闲来听古董收音机,本人并非为求复古,而是发现古董收音机确有发烧级靓声之作,且价格又算合理,还有收藏和保值的作用。事实上,本港不少古董收音机爱好者也是音响发烧友,当中又以胆机拥趸为主,而笔者也不例外,不过往日一向只看不买,但近月在机缘巧合下遇上心头所好,就不再作旁观者,并先后买了几部,当中亦累积了一点经验,就借本文和各位分享。 

吸引力何在? 



玩古董收音机在欧美早已是一科专门的嗜好,且更清楚分门别类,例如有专玩最早期的收音机,亦有专玩微型和外表别致的收音机,更有专玩稀有品种的收音机者。笔者是音响发烧友,玩的自然是要靓声的收音机,但各位可能会奇怪,数十年前产制的古董收音机会靓声吗?答案是不但会靓声,更有些是极之靓声 

    在数十年前,玩收音机(Radio)跟玩音响大概是同义词,当年本港知名的音响代理《爱群》英文名就叫“Radio People”,可知两者是相通的。当电声界能够在那个年代研制出像Marantz 28b10BMcIntosh C22225240MR71等经典电子器材,以及AltecJBL等一系列靓声巨无霸喇叭之时,作为音响世界重要一员的收音机,其水准亦肯定差不到几远。碰巧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在经济尚未全面复兴之前,玩大型分体式音响器材仍未成为大气候,收音机便成为欧洲音响器材的主流,多间大厂均主攻这个市场,而当时西欧的科技和工艺绝不亚于美国,故精品亦特别多。笔者先后听过多部这个时期(即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的欧洲收音机,其中绝大多数是(前)西德产制,发觉有许多都真的很靓声,其音色自然、效果柔和、音乐感强,确是不可多得的音响器材。就以笔者的一部中型机TelefunkenGavotte为例,有一天听香港电台第四台播放两节EMI的五十年代经典录音,分别是大提琴家托泰利亚和小提琴家曼奴轩演奏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那琴音之婉转和质感之强直逼任何高级音响组合的效果。至于这些收音机播放人声的真实程度,就更加不在话下,尤其是一众中外DJ或主持人的声音,真的栩栩如生,许多高级音响组合都造不到那种效果。那么为何它们会有如此高声音素质呢?首先是精简而稳健的电路,西欧制造的古董收音机品牌和款式虽多,但线路都是经千锤百炼而成的稳健设计,贯彻精简架构的概念,一般而言都用四至六支胆称为“superheterodyne”的电路,讯号放大的途径相对来说就短得多,而靓声的机会就更大。其次是用料上乘,六十年代前收音机所用的喇叭单元大都采用钢磁Alnico),故音效特别纯净自然,加上那些鹅蛋形单元的特性优异,播放由中低以至中高频段的效果都极讨好,且这些单元极少损坏,经历数十年的煲炼自然更加靓声;这些收音机所用的输出也是上乘杰作,和同时期知名胆后级的输出一样,矽钢片质地和绕工特别上乘;加上这些收音机出厂时也正属真空管制作(特别是九脚细胆)的黄金时期,故此其所用者皆为靓胆,而由于这些收音机在设计上不会对把那些胆用得很尽,所以有不少出品到今天还可以用第一代跟机胆开声。这些收音机是优质胆调谐器、单端胆放大器、靓声钢磁喇叭,加合衬声箱的结合体,当中的匹配糅合了欧洲设计师的工艺和音乐品位,就以前述的优美小提琴声为例,即使给你用最昂贵的音响器材来搭配,也不易弄得出那种效果;想想今天许多古董喇叭单元爱好者要在匹配放大器和声箱方面搅尽脑汁,才能得享靓声,就知道这些收音机整体元配的价值了。 

另一方面,这些收音机除了可供聆听之外,还有观赏价值,因为它们许多都是靓声与美貌并重,尤其那些加工特别精美而线条别致者,就更有像艺术品般的价值,例如Telefunken在五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上阔下窄微拱型顶四边圆角木壳收音机,配以当年已经很上乘的(火)局漆木面加工,的确很有格调,在今天就算找木工来复制也很困难,的确值得珍藏。 

为何选Telefunken 
    在芸芸众多的古董收音机品牌之中,自有不少名牌,包括美国的FadaZenithPhilco等,但它们在五十年代之后已日渐式微,反而(前)西德在当时就正值当起之锐,名牌辈出,其中的《乐意》(Loewe),《视霸》(Saba),及《德律风根》都是其中表表者,其余如《根德》(Grundig),《乐满第》(Nordmende),《蓝宝》(Blaupunkt),和《西门子》(Siemens)也是上品,它们的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在美国也有很多捧场客,事实上今天许多进口(前)西德古董收音机正是由美加搜购而来,就可知当时西德的收音机已执同业之牛耳。 

    在上述一众欧洲名牌中,笔者特别喜爱《德律风根》,手上几部古董收音机都是它的出品,原因不外乎声誉、音效和供应量等几个因素。先说声誉,《德律风根》的胆收音机可说誉满欧美,无论当年以至今天二手市场上都是上价货,在上述一众(前)西德品牌之中,入于最昂贵的一类;与同样热爱古董收音机的朱记音响老板老三谈起,他说四十年前《德律风根》收音机就是收音机中的皇牌,拥有者可说非富则贵,这份声誉至今仍影响着它们在二手市场的身价,而笔者认为要买古董收音机切忌贪平,要买就要买最有信誉者,故此《德律风根》自然入选。再说音效,笔者最喜欢醇和柔顺的效果,而《德律风根》的收音机就正是这种效果的表表者,虽然它的出品在电路设计上和其它(前)西德出品大同小异,但由于输出、喇叭单元、以至声箱都是自家出品,故此整体音效就有很大分别。它们的出品无论由小型机以至大机,除了频宽和从容度不同外,都具有醇和柔顺的特色,只要和同期的其它(前)西德同级出品一比,分野就很明显,其情形就有如《德律风根》的真空管在音色和音乐感方面胜过大多数其它德国生产的真空管一样,若爱上那份美感的话,就很难接受其它出品了。 

    至于供应量较多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虽然当年《德律风根》收音机的产量有多少至今已无从稽考,但以今天进口的二手产品而言,的确以它们的出品居多,这在古董收音机爱好者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可以有更多选购不同产期和型号的机会,遇有条件略不合意者大可以待有下一批货才选过,自然更有可能买到最合意的东西了。 

    Telefunken的收音机,早期出品者爱用一些音乐名词命名,如OpusConcertoGavotteCaprice等,而在这期名字之后则往往会跟有一些单位或双位数字,如Concerto 9Concertino 53等,以示不同年期和型号,例如前者那个9字就代表59年款,至六十年代中以后就开始改用四位数字代号,例如5232等一类。当然,单看名字很可能引起产期上的混淆,因为许多成功的早期型号都有十多二十年的投产期,例如同样叫Gavotte的,既可能是六十年代初的产品,也有可能是七十年代初的出品,因为后期那些四位代号已不能明确显示产期,真的要看看机背的资料、机肉、和重要组件上的Date Code才能辨别产期,有说法谓可以凭机壳用圆角方角来分辨,但其实这方法不一定准确,因为像Telefunken般当年要照顾欧美不同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往往要同时生产圆角方角的机种,好象手上一部运销美国的Concerto 9μ,生产期为1959年,是方角款式,产期却较笔者手上的一部采用圆角设计的Gavotte以及Jubilate等的都要更早。 

   在五十年代Telefunken的收音机群之中以使用六只喇叭单元的Opus为旗舰(包括两只七寸圆形低音,而非鹅蛋形单元),只可惜仅有一面之缘而未有机会试听,而手上两部分别在德国和美国行销的同级机种ConcertinoConcerto,都是所谓两尺机(指阔度,事缘Telefunken的大型机大多阔约两尺、其中型机就阔约一尺半、而其小型机则阔一尺多一点)中的上品,手上那两部都是在五十年代后半期生产的,都采用手工精美到极的全打棚设计,由于当时立体声广播仍未流行,故即使全机有齐左右对称的大型高低音单元,却是单声道制作,不过其音效之醇和优美却明显胜过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同厂同级立体声品种,而事实上这些早期出品的叫价也较高。这两款两尺机都装备有一对九寸阔鹅蛋形中低音和一对三寸高音,音域阔而气度从容,在收音机而言其效果已入于最顶尖的行列,虽然它和许多中、小机种一样只用一支EL84强放管,只得两、三瓦功率,但由于喇叭单元效率高,声箱容积又够大,故音效特佳;加上它俩的接收部分特别精密灵敏,再辅以内置的大型天线,使它们成为笔者所听过众多古董收音机中接收效能最强的出品;据老三兄记忆,这机种于六十年代初在香港也有发售,当年市价要一千余元,较经典名器Marantz 8b后级只是略平一点而已,都非当时一般打工仔所能拥有的奢侈品,事实证明它们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声杰作。 

    笔者另一部Gavotte是同厂尺半机中的代表作,产期很长,手上一部虽是最后期的产品,但音效同样吸引,它装有一只七寸阔鹅蛋形中低音单元,和一对原理类似静电喇叭的陶瓷高音单元,其音色之美可谓冠绝群机,而最难得者是它具有近乎两尺机的从容度,在面积较大的聆听空间(如一百五十至二百方尺)也很有听头,不过它的接收效能就明显不及前述那款两尺机了,在笔者那接收条件不大理想的家居环境中,就需要使用外接天线才有一流效果。这款Gavotte的另一吸引力来自它那古典味十足的外观,是众多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采用类似机壳设计的产品中,卖相最大方得体的一款,大家不妨比较一下。 

    在古董收音机群中,当然并非只有《德律风根》值得拥有,因为各(前)西德厂家的出品都有相当水准和个别特色。粗略来说,《乐意》的出品表现清雅脱俗,别有韵味,《蓝宝》的出品表现从容不迫,很有生气,而《乐满第》的出品则爽朗刚劲,骨干分明,各家都有和《德律风根》出品不一样的味道,即使不同期的产品都大概不脱厂方的风格,各位不妨按自己的品位去寻找你的理想珍品,甚至同时拥有不同格调的出品;例如笔者近期就例外地买了一部《乐满第》在五十年代中为美国市场而生产的Elektra 57,并深为其在小型机中罕见的特强接收效能所动,不但音乐画面格外宁静,就连接收中波广播也有极佳效果,确有另一番体会,个中趣味实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细说德国Telefunken六喇叭九灯电子管收音机Opus8 (Extract from Forum)

细说德国Telefunken六喇叭九灯电子管收音机Opus8 

德国telefunken六喇叭九灯电子管收音机OPUS8

为什么喜爱电子管收音机?由于电子管收音机的接收部分(高放、本振、变频、混频、中放、鉴频、检波)的通频带比晶体管机宽,所以声音温暖动听。上世纪80年代,上海无线电三厂的专家组曾经用电子管收音头接晶体管功放与全电子管收音机作比较,结果两者声音没有差别;再用晶体管收音头接电子管功放与全电子管收音机作比较,结果前者声音干涩尖薄,后者声音温暖动听。结论是:问题出在接收部分,电子管的通频带宽于晶体管。很多无线电爱好者都知道这个实验。
为什么喜爱德律风根的电子管收音机?因为德律风根代表了德国的传统,也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德国的最高工业和艺术水平。Telefunken由德文单词Tele(远距离)funken(无线电通讯)组合而成,是Telefunken两个不同时期的商标。德律风根生产的无线电通讯及音响器材可追述到一战时期——Telefunken推出了第一款电容话筒、第一个真正的真空胆管;建立了德国第一个广播电台。在Telefunken供职的Hans Bredow 博士被称作无线电广播之父。1928年推出了德国第一台电视机;1935年发明了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36年发明了第一台电视摄像机;二战结束后德律风根将产品转向工业和民用,其中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管收音机是当时Telefunken的重要产品。1956年推出德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elefunkenSiemens并称德国电子行业的两大巨头。,在那个年代德律风根是高精尖的代名词,人们以拥有它的产品为荣!

作为世界顶级收音机TELEFUNKEN的旗舰OPUS7的声音网站上都有介绍,听过的都感到如痴如醉,拥有一台是一生的幸福。OPUS8的名气不如OPUS7大,但两者所采用的电路图和元件都是完全一样的,只是OPUS8其中有2个主喇叭是椭圆型的,而OPUS7是圆形的。外观有些不一样,OPUS7OPUS8外形更显得典雅大气和雍容华贵。我估计可能是由于OPUS8的出品时间正当半导体收音机兴起之时,德律风根在电子管收音机制造上投入减少的缘故吧。两机的声音素质基本一样。也有人说OPUS8音质已不如它的兄长OPUS7,但我现场反复比较两机,听不出任何差别。相比被炒到天价(9000元以上)的OPUS7价格,该机的价格不及前者一半。所以买OPUS7是买名气,买OPUS8才是买收音机。此机的工作状态良好,中波短波调频灵敏度很高,长波没有电台可收,所以没试。整机采用ECC85 ECH81 EF89 EF89 EABC80 EC92 EL84 EL84 EM80 9个电子管,整流用硅堆。高低音调节幅度广。机内共有六个喇叭:两个9*6寸的钴磁体内磁式喇叭,两只4寸钴磁体内磁式中高音喇叭,两只静电高音。

此机规格如下:
频率范围:
LW150 KHz. – 350 KHz.
MW: 510 KHz  – 1600 KHz.  
SW (KW): 6.00MHz.– 18.00 MHz.49m – 16m
FM (UKW): 87 – 100 MHz. 
电源:交流电110-125V. 0.6A.  220-240V. 0.4A.
体积: 675 x 370 x 270 mm
重量:约19KG

再谈德机----慰问冰咖啡大姐和德根先生 (From the forum)

再谈德机----慰问冰咖啡大姐和德根先生 Extract from forum
 :2010-8-10 3:24:28

    拜读了坛友telefunken的文章浅谈德机——慰问冰咖啡大姐颇有同感,徳人在那个战后重建的年代对收音机的执著令人叹服。

    德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之所以傲视群雄,款款精品,其原因在于如下方面:

    一,得益于帝国时期的设计理念,技术研发和加工工艺。
    大家知道,德国的公众广播开始于1928年,此时正是希特勒走上政治舞台的前奏时期,伴随着他的夺权,成为帝国总理,迫切需要对全民进行洗脑,而这时正是德国广播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希特勒抓住这个时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培育德国人的战争,排外意识,于是就出现了人类史上唯一出现的政府补贴,让百姓购买收音机的时代,出现了国民收音机(Volksempfaenger),也就出现了由帝国政府出资,帮助企业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也就造就了德律风根,通用电气,诺拉,秀珀,罗兰士,西门子,雄狮,飞利浦等帝国无线电企业。而在战后的恢复生产中,这些企业成为佼佼者,成为支撑德国当时电子行业的中坚力量。

    二,得益于军工技术和人才的加盟,很多先进技术应用在民用领域,收音机行业也不例外。
    战后的德国被剥夺了进行超前科学研究的权利,大批军事科技人员不得再从事先前的军事研究,纷纷转向民用领域,而此时的德国收音机行业要重新确立世界霸主的地位,也就纷纷引进高端军事设计人才,使得当时的收音机市场采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思路和新的材料。比较知名的技术包括3D模拟三维发声技术(德律风根Telefunken,根德Grundig),立体声推挽放大技术(西门子Siemens,格鲁风Gerufon),远程线控技术(世霸Saba,罗赫利兹Rochlitz),全频喇叭技术(蓝宝Blaupunkt),并将号角高频技术(乐满地NordNordmende,雄狮Loewe),声音压缩技术(歌丽Graetz)应用在输出端,使得德机在声音输出质量上跃上新台阶。

    三,得益于雄厚的基础设施,新型元器件得到大量供应
    在德国,没有胆管制造厂往往受到很多的限制,为此,西门子,通用电气(AEG),德律风根,罗兰士,雄狮,飞利浦等都早在30年代就建立了自己的胆管制造厂,随着制造高峰时期的到来,成立于1924年的大富豪(Valvo)胆管厂得到了大批订单,通过建立分厂,扩大了胆管的生产能力,同时也造就了像根德,世霸,乐满地,帝皇(Imperial),蓝宝,美兹(Metz),特伟峰(Tefifon),维佳(Wega)等无线电知名企业。这些胆管企业从最早的A系列,生产到U系列,E系列,以及从1953年开始的电视P系列,成为德国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支撑。而同时的东德,也建立了Funkwerk, NeuhausWFUltronRFT等胆管企业,开足马力,大量生产胆管,一时间,德国成为世界胆管生产之都。但由于德国在电子管生产领域太情有独钟,忽视晶体管新产品的研发,待晶体管时代来临后,这个庞大的巨人很难适应,逐渐被倭人抢了风头。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四,得益于东西两个世界面对面的竞争,各走自己的特色路
    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德国当时面临的情况,隶属于两个阵营的西德和东德的无线电企业在这块土地上展开厮杀。东德先后得到了通用电气,歌丽,罗兰士,大洲,卢莫风,斯塔斯福特等帝国企业,并进行改造,创建了金箭,罗赫利兹,雷玛,格鲁风,德累斯顿无线电厂,斯大林无线电厂等,与西德的无线电企业展开强势对抗。西德所走过的路程为新材料,新技术,在后期大多采用环保型的轧层木壳,电子管采用了复合管比较多,Ecl 82, Ecl 86等普遍使用,体积相对减小。而东德大多采用原木,体大量重,气派豪华,电子管采用单一的传统样式,管子多,耗电大。其杰出的代表为罗西尼Rossini,基兴根Sickingen,格鲁风Gerufon,德累斯顿Dominante,卢莫风,格鲁风,贝多芬,斯特拉迪瓦利Stradivari,雷玛REMA,斯塔斯福特Stassfurt等,平均宽度都在740mm以上,平均重量在20公斤以上。特别是一款斯特拉迪瓦利 413管带遥控胆机,堪称东德的旗舰之作,直接挑战西门子的P48,宽度达到800毫米,只是因为高度差点才未得到全球机王的美誉。还有一个怪现象是,一些东德的机器照样在西德销售得很好,比较著名的是科尔廷(Koerting),在西德叫内卡曼Neckermann,东德的诺沃通(Novoton),在西德叫布隆斯(Bruns),受到青睐。

    中国国内往往一提其德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收音机,就会提起以德律风根,根德和萨巴为代表,其实,这可能是个误解。德律风根是德国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组建的合资企业,虽然组建德律风根后西门子专事电气和机车的生产,通用电气进行军火的研发,但两家从未放弃收音机的生产,他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胆管厂。AEG生产的30844085508660877088型号,对应的分别是德律风根的Opus55Opus6Opus7Opus8Opus9,西门子生产的百宝箱(Schatulle)更是后无来者,特别是一款P48创造了收音机制造史上的奇迹,宽度达到800毫米,此记录至今未破。而根德和萨巴相对来说仅是外购零件,进行组装,一年推出十几个型号圈钱,与前者走的根本是另外的路。
    根德,世霸的好机器特别多,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由于自己没有配件厂,特别是胆管厂,一切都得受制于人。从目前解密的德国五六十年代的失效专利看,很多都存在于收音机配件上,而在胆管上面支付的专利费高得惊人,竟然出现了卖胆机不如卖胆管的现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两家采取了相同的政策,即采用相同的机芯,配上不同的大褂,既减少了专利费的支出,又保证了品牌的翻新。世霸通过变换木壳和喇叭尺寸的大小,采用相同的机芯,制造出了弗莱堡,博登湖,弥尔斯堡,林道,弗洛伊德施塔特,黑森林,特里贝格,布莱斯高,康斯坦茨等品牌。而根德在一个机芯上变通出W(宽带)和3D(仿立体声),通过高举高打获利。这在当时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算是一个招法。
    
本人现在收藏了几十台德机,如感兴趣请参阅本人在Radiomuseum.org的网页:http://www.radiomuseum.org/colle ... _747_collector.html
   

TAD TSM 300 speakers

Several years ago, I used to own the Pioneer SLH3 speakers. Owing to the need to be posted to Thailand, I have sold off the speakers. Si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