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德机----慰问冰咖啡大姐和德根先生 Extract from forum
时 间:2010-8-10 3:24:28
拜读了坛友telefunken的文章“浅谈德机——慰问冰咖啡大姐”颇有同感,徳人在那个战后重建的年代对收音机的执著令人叹服。
德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之所以傲视群雄,款款精品,其原因在于如下方面:
一,得益于帝国时期的设计理念,技术研发和加工工艺。
大家知道,德国的公众广播开始于1928年,此时正是希特勒走上政治舞台的前奏时期,伴随着他的夺权,成为帝国总理,迫切需要对全民进行洗脑,而这时正是德国广播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希特勒抓住这个时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培育德国人的战争,排外意识,于是就出现了人类史上唯一出现的政府补贴,让百姓购买收音机的时代,出现了国民收音机(Volksempfaenger),也就出现了由帝国政府出资,帮助企业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也就造就了德律风根,通用电气,诺拉,秀珀,罗兰士,西门子,雄狮,飞利浦等帝国无线电企业。而在战后的恢复生产中,这些企业成为佼佼者,成为支撑德国当时电子行业的中坚力量。
二,得益于军工技术和人才的加盟,很多先进技术应用在民用领域,收音机行业也不例外。
战后的德国被剥夺了进行超前科学研究的权利,大批军事科技人员不得再从事先前的军事研究,纷纷转向民用领域,而此时的德国收音机行业要重新确立世界霸主的地位,也就纷纷引进高端军事设计人才,使得当时的收音机市场采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思路和新的材料。比较知名的技术包括3D模拟三维发声技术(德律风根Telefunken,根德Grundig),立体声推挽放大技术(西门子Siemens,格鲁风Gerufon),远程线控技术(世霸Saba,罗赫利兹Rochlitz),全频喇叭技术(蓝宝Blaupunkt),并将号角高频技术(乐满地NordNordmende,雄狮Loewe),声音压缩技术(歌丽Graetz)应用在输出端,使得德机在声音输出质量上跃上新台阶。
三,得益于雄厚的基础设施,新型元器件得到大量供应
在德国,没有胆管制造厂往往受到很多的限制,为此,西门子,通用电气(AEG),德律风根,罗兰士,雄狮,飞利浦等都早在30年代就建立了自己的胆管制造厂,随着制造高峰时期的到来,成立于1924年的大富豪(Valvo)胆管厂得到了大批订单,通过建立分厂,扩大了胆管的生产能力,同时也造就了像根德,世霸,乐满地,帝皇(Imperial),蓝宝,美兹(Metz),特伟峰(Tefifon),维佳(Wega)等无线电知名企业。这些胆管企业从最早的A系列,生产到U系列,E系列,以及从1953年开始的电视P系列,成为德国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支撑。而同时的东德,也建立了Funkwerk, Neuhaus,WF,Ultron,RFT等胆管企业,开足马力,大量生产胆管,一时间,德国成为世界胆管生产之都。但由于德国在电子管生产领域太“情有独钟”,忽视晶体管新产品的研发,待晶体管时代来临后,这个庞大的巨人很难适应,逐渐被倭人抢了风头。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四,得益于东西两个世界面对面的竞争,各走自己的特色路
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德国当时面临的情况,隶属于两个阵营的西德和东德的无线电企业在这块土地上展开厮杀。东德先后得到了通用电气,歌丽,罗兰士,大洲,卢莫风,斯塔斯福特等帝国企业,并进行改造,创建了金箭,罗赫利兹,雷玛,格鲁风,德累斯顿无线电厂,斯大林无线电厂等,与西德的无线电企业展开强势对抗。西德所走过的路程为新材料,新技术,在后期大多采用环保型的轧层木壳,电子管采用了复合管比较多,Ecl 82, Ecl 86等普遍使用,体积相对减小。而东德大多采用原木,体大量重,气派豪华,电子管采用单一的传统样式,管子多,耗电大。其杰出的代表为罗西尼Rossini,基兴根Sickingen,格鲁风Gerufon,德累斯顿Dominante,卢莫风,格鲁风,贝多芬,斯特拉迪瓦利Stradivari,雷玛REMA,斯塔斯福特Stassfurt等,平均宽度都在740mm以上,平均重量在20公斤以上。特别是一款斯特拉迪瓦利 4型13管带遥控胆机,堪称东德的旗舰之作,直接挑战西门子的P48,宽度达到800毫米,只是因为高度差点才未得到全球机王的美誉。还有一个怪现象是,一些东德的机器照样在西德销售得很好,比较著名的是科尔廷(Koerting),在西德叫内卡曼Neckermann,东德的诺沃通(Novoton),在西德叫布隆斯(Bruns),受到青睐。
中国国内往往一提其德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收音机,就会提起以德律风根,根德和萨巴为代表,其实,这可能是个误解。德律风根是德国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组建的合资企业,虽然组建德律风根后西门子专事电气和机车的生产,通用电气进行军火的研发,但两家从未放弃收音机的生产,他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胆管厂。AEG生产的3084,4085,5086,6087,7088型号,对应的分别是德律风根的Opus55,Opus6,Opus7,Opus8和Opus9,西门子生产的百宝箱(Schatulle)更是后无来者,特别是一款P48创造了收音机制造史上的奇迹,宽度达到800毫米,此记录至今未破。而根德和萨巴相对来说仅是外购零件,进行组装,一年推出十几个型号圈钱,与前者走的根本是另外的路。
根德,世霸的好机器特别多,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由于自己没有配件厂,特别是胆管厂,一切都得受制于人。从目前解密的德国五六十年代的失效专利看,很多都存在于收音机配件上,而在胆管上面支付的专利费高得惊人,竟然出现了卖胆机不如卖胆管的现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两家采取了相同的政策,即采用相同的机芯,配上不同的“大褂”,既减少了专利费的支出,又保证了品牌的翻新。世霸通过变换木壳和喇叭尺寸的大小,采用相同的机芯,制造出了弗莱堡,博登湖,弥尔斯堡,林道,弗洛伊德施塔特,黑森林,特里贝格,布莱斯高,康斯坦茨等品牌。而根德在一个机芯上变通出W(宽带)和3D(仿立体声),通过高举高打获利。这在当时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算是一个招法。
本人现在收藏了几十台德机,如感兴趣请参阅本人在Radiomuseum.org的网页:http://www.radiomuseum.org/colle ... _747_collector.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